輕鬆駕馭意志力(The Willpower Instinct)- 為何會為了眼前出賣未來

以下的內容包括輕鬆駕馭意志力與個人心得
大腦習慣將「未來的自己」視為他人,這對自制力的影響很大。我們無法準確預測未來,導致我們容易受到誘惑和拖延



自我檢視
  • 你把未來的報酬打幾折? 
    • 思考每次向誘惑屈服時,出賣了哪些未來的報酬?我們將不願意面對的一切都推向未來。
    • 延遲折現(delay discounting):等待報酬的時間越長,對個人的價值就越低。
    • 衡量眼前與未來的報酬,大腦的處理方式不同:眼前的報酬會觸發早期原始的獎勵系統,以及由多巴胺引發的慾望;未來的報酬則是由前額葉皮質所解析的。
  • 你在等待自己脫胎換骨嗎?
    • 是否一再的拖延,等待意志力更堅強的未來自我會出現?
    • 我們常將繁重的事情丟給未來的自己,就好像丟給別人一樣
  • 你是否總把快樂推遲到未來,覺得放縱自己比抗拒誘惑更困難?
個人心得
  自己的確時常對現實的報酬所屈服,雖然在金錢上不會這樣,但對於享樂與偷懶卻常是如此,只有想過反正都還是我做,卻沒想過雖然沒有丟給別人但卻是把事情丟給未來的自己。

意志力實驗
  • 要求自己等待十分鐘
    • 因為欲望一閃而逝,所以只要報酬不在眼前,就較能理性的做出選擇
    • 對任何誘惑都要等待十分鐘,在這段時間內思考抗拒誘惑可以換取哪些長期報酬。因為等待後就不再是眼前的報酬了
    • 也可以試著將他改成「做十分鐘後再放棄」
  • 別把未來報酬打折
    • 人都不喜歡損失,再考慮事情時,先考慮未來再考慮現在
    • 想做出不利於長期利益的行動時,請想像自己放棄的是抗拒誘惑所能得到的最佳長期報酬
  • 對未來的自己預先承諾
    • 訂立新目標:思考如何讓未來的自己更輕鬆地依照理性排定的計畫行事
    • 增加改變心意的難度:如只帶預計的現金出門,消除桌上的誘惑物
    • 以獎勵或威脅的方式激勵未來的自己
  • 設法認識未來的自己。
    • 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,或單純想像未來的自己。
個人心得
  書中提到了沒有任何網站值得犧牲夢想,我的夢想是什麼?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被別人稱讚有能力、有肩膀的人,這一點一直都沒有變過,但若現在沒有改變,又怎麼能期待未來呢?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(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, PVL)

注意力缺陷過動症(ADHD)的診斷

狄蘭氏症候群(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