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鬆駕馭意志力(The Willpower Instinct)- 渴望 ≠ 快樂

以下的內容包括輕鬆駕馭意志力與個人心得
我們的大腦把酬賞的承諾錯當成快樂的保障,使得我們向不會兌現承諾的事物追求滿足感。因為酬賞的承諾不保證帶來快樂,但沒有酬賞的承諾卻又不快樂;聽從酬賞的承諾,我們會臣服誘惑,我們卻又毫無動機,所以學習分辨真的、假的酬賞系統變得相當重要。

自我檢視

  • 促使多巴胺的神經元持續放電?
    • 什麼事情引起酬賞的承諾,強迫我們追求滿足感
    • 酬賞的承諾並不等於酬賞
  • 誰在操控你的多巴胺神經元
    • 找出商人如何引起酬賞承諾
    • 把所有的廣告當成一個遊戲,你聞到什麼?看到什麼?聽到什麼?
    • 了解那些信號,有助於看清他們的目的並加以抗拒
  • 欲望會帶來壓力。留意渴望何時誘發壓力與焦慮。
    • 酬賞系統為了激勵追尋渴望的目標,會使用1.酬賞的承諾:有欲望就會繼續奔跑(胡羅蔔)。2.壓力賀爾蒙的釋放:期待渴望的事情時會感到焦慮(棍子)。如此滿足渴望的需求就成了攸關生死的緊急事件
個人心得
  其實自己從未真正分析過日常生活當中的這些事情,只是有時順從自己的渴望,又有時強迫自己不可以這樣。這裡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式,就是去了解那些渴望並且試著去分析他,然後了解原來其實渴望不等於快樂(就像是很想喝汽水的時候,其實只要喝一口就完全滿足了,我卻忍不住的買更大瓶的汽水,來一次次的滿足自己,但其實並沒有真的開心)


意志力實驗
  • 讓多巴胺助你完成意志力挑戰。想一件會讓他放電的事情來激勵自己
    • 多巴胺有助於誘發酬賞系統的興奮程度,讓我們得到動機
  • 徹底體驗酬賞的承諾。享受一件大腦說會讓你快樂,但從未令你感到滿足的事(例如看電視、浪費時間的網路活動)。現實是否與大腦的承諾相符合?
    • 酬賞承諾的強大力量,另我們不得不繼續追求不會令我們快樂的事物,並著迷於那些帶來更多痛苦而非滿足的事物。
    • 一旦了解酬賞帶給我們的感受,對於要不要酬賞自己、用什麼方法酬賞自己,就能做出最明智的判斷
個人心得
個人覺得到目前為止最大的酬賞方式就是完成事情後的那種輕鬆感,還有放縱自己的徹底休息,但這樣似乎並沒有完全的符合需求,持續尋找讓自己快樂卻又不會影響未來的一件事情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(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, PVL)

注意力缺陷過動症(ADHD)的診斷

狄蘭氏症候群(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