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盲

最近在治療個案的時候
發現有一種很常見的疾病
但在身心障礙兒童中卻很難區辨的
那就是---色盲

我們身心障礙的小朋友
因為無法正確的理解問題及辨認數字
所以不能循正常的施測方式去知道孩子是否有色覺的問題
假若孩子真有色盲
那麼在教學上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指導顏色指認
可能只會是事倍功半而已

這裡簡介色盲造成的原因及影響
色盲的定義及種類
色盲亦稱"色覺辨認障礙",是指無法正確感知部分或全部顏色間區別的缺陷。
通常人類眼睛的網膜上有三種錐狀細胞,分別對紅、綠、藍三種顏色最敏感。如果任何一種或兩種,甚至三種錐狀細胞功能變差或失去功能,便會產生不同的色盲。

  • 紅綠色盲:其中包含有紅色盲、綠色盲、紅色弱、綠色弱幾種。其中紅綠色弱是較常見的。紅綠色盲的人,看到圖案顏色如下(出自維基百科)
正常顏色
紅色盲

綠色盲

  • 藍黃色盲:其中包含藍色盲、藍色弱。此類個案較少見。藍黃色盲的人,看到圖案顏色如下(出自維基百科)

藍黃色盲

  • 全色盲:只看得到黑色、白色及灰色。
由於色盲是X染色體的隱性基因遺傳,所以男生只要有此一基因就會有色盲,而女生則需兩個X染色體都有此基因才會造成色盲。
色盲對生活的影響(摘錄自吉康眼鏡)
  • 在日常生活上:
在穿制服的日子裡,沒有穿那一套衣服的煩惱,但是在開放穿便服以後,討論穿著和注意色彩搭配這類的話題必然會增加。其它如上街購物時,「你喜歡那一種顏色?」這句話常會困擾著辨色力異常的顧客。要過十字路囗時,紅綠燈的顏色只能以號誌之相關位置加以判斷,尤其在白天,根本看不出到底是那一個燈亮著,這時的參照標準就是跟著身邊周圍的人盲目行動了。
  • 在學校生活上:
在師範院校及藝校的招生簡章上,對於患有辨色力異常的學生,都被排拒在外,但不能因此表示他們無法登上藝術的殿堂。就以國內來說,有位家住埔里的柯先生,可是個頗負盛名的國畫大師。在國外則仍然有個患有辨色力異常的英國人畫家康斯塔伯(JhonConstable, 1776-1837),其在藝術的領域中,充分的展露其繪畫的天分。因此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上,不應就此剝奪這類兒童的學習權利,而且更應在適當的機會給予耐心的指導。

就以學童上學每天必須向其行注目禮的國旗為例,一般兒童一見到國旗,心中馬上有了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意像(image),而且那一部分是紅色的,那一部分是藍色的,那一部分是白色的,全映在眼簾。可是一個辨色力異常的學童所看到的情形可就沒那麼清晰了。如果沒有別人的講解,只能憑著他的想像,猜猜紅、藍、白三種顏色的分佈位置。
對身心障礙的孩子來說
由於身心障礙的孩子在認知、學習上都較正常的孩子更困難,所以針對有色盲的身心障礙孩子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教學方式:

  1. 運用更多其他的提示來協助孩子區辨符號:生活中有很多符號是用顏色來做區辨的。包括紅綠燈、男女廁所等。教導孩子學習用觀察圖案及周圍人的線索來判斷。
  2. 避開透過顏色區辨做為提示:顏色本來就是較抽象的名詞,在不影響孩子日常生活的情形下,不一定要優先教導孩子顏色的區辨能力,而可以改以其他更具體的東西來指導孩子的日常生活功能。
由於後天的色盲是無法矯治的,所以如何讓孩子適應目前的環境才是更重要的事情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(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, PVL)

注意力缺陷過動症(ADHD)的診斷

狄蘭氏症候群(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)